政策有扶有压,产业驱动仍待发酵
发布时间:2022-11-18 08:30:43
来源:中衍资讯
中衍期货投资咨询部
截至2022年11月17日,甲醇主力合约MA2301有所反弹,报收2541元/吨,环比上周四回升69元/吨,反弹幅度为2.8%,如下图所示。近日原油市场的连续下跌带动能化市场整体回调,内地甲醇产区稳中上调后成交困难,随后压力较大的内蒙北线率先较大幅下调报价,补空需求下成交尚可,但内地情绪整体偏弱。沿海市场,价格随盘面向下,库存低位回升后,基差也同步走弱,买气也较为一般。
我国西北内部采购的原料煤价格最有优势。从原料煤采购成本来看,地理位置越接近煤炭产区且以集团内部采购为主的生产企业具有明显优势。我国西北内部采购与华东外部采购的价差能够达到636元/吨,原料端的价格差距非常明显。对比去年煤制甲醇装置生产利润来看,去年上半年煤制甲醇利润维持在20%-30%;下半年煤制甲醇受煤炭高价影响,整体利润回落甚至处于深度亏损,最大亏损达30%-40%;今年上半年,煤制甲醇亏损有所改善,亏损幅度缩窄至10%-20%。由于十月以来,我国甲醇现货价格比期货价格更加坚挺,基差走强,煤制甲醇企业的期货盘面亏损比现货亏损程度更加严重。
天然气驱动告一段落,目前海外价格高位大幅回落,一方面在于高库容超预期,另外近期欧洲地区温度较高缓解此前对于冷冻天然气不足的担忧。化工煤价从甲醇产业链利润看仍是偏高,华北某区域因高价原料有停车计划;但国内煤炭价格松动,局部地区受疫情、运输等影响出现供应扰动、矿区有因库存偏高降价情况。据悉近期盘面有交易煤炭大幅回落预期,届时需关注煤炭价格能否持续予以支撑。最近一周国内甲醇装置开工负荷为66.46%,较前一周下跌1.21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上涨3.51个百分点;西北地区的开工负荷为78.08%,较前一周下跌0.46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上涨3.55个百分点。

11月我国进口量预计环比提升不会特别大。港口暂缓去库之后甲醇纸货的紧张和狂热也略有缓解。目前平衡表主要的矛盾在于南京诚志与盛虹的动态,这两套如果兑现的话,12月港口会出现极大的累库,这也是目前甲醇2301合约基差如此之高的主要原因。未来港口走弱是比较确定的,博弈之处即在于当前基差是否已经充分表达了对未来走弱的预期。至11月10日,沿海地区甲醇库存在55.29万吨,环比上涨0.59万吨,涨幅在1.08%,同比下跌38.63%。预估11.11-11.27期间沿海地区进口船货到港量在53.7-54万吨。进口船货陆续到港卸货入库,江苏整体库延续上涨。浙江少数码头进口船货堵港情况依然未能有效缓解,整体船货卸货速度依然缓慢。中下旬进口船货集中到港卸货,但受到天气、堵港等等情况影响,部分进口船货实际卸货时间或将延迟,尤其是华东区域。

近日甲醇下游装置开工率集体回落,烯烃装置受制于利润偏低的影响,而传统下游装置开工率受季节性影响,短期需求维持弱稳定的局面。甲醛和二甲醚开工率持稳,MTBE和醋酸开工率分别环比下降2.53%和 5.87%,传统下游加权开工率下降2.57%至45.61%,同比偏低。传统需求“金九银十”旺季已过,在国内多地疫情散发以及利润不佳影响下,传统下游开工负荷难见明显提升,多以刚需采购为主。

综上所述,近一周政策出台的频次和力度对市场影响较大,对房地产构成利好,金融对我国房地产构成了一定扶持;但是利率债的下跌可能预示此次扶持政策主要着力解决房地产的流动性问题,并不会提供廉价资金继续增加房地产业的杠杆。但是房地产市场成交量增加整体上还是随后会对甲醇需求构成利好,对我国四季度消费不及预期构成补充。
从产业链的角度看,我国煤炭价格存在一定隐忧,海外煤炭进口的消息已经山雨欲来风满楼;石油市场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所以聚乙烯的前途也不明朗。尽管我国疫情防控政策进一步优化,但是提振消费会有滞后效应,而且烯烃需求面临环保因素的制约。所以短期内甲醇价格难以出现单边趋势,但是聚丙烯短期价格反弹主要受到人为调节影响,可能难以持续,可以关注中期空PP多MA的机会。
本报告的信息均来源于非保密资料,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所载的意见或分析仅反映发布日的观点,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意见或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
本报告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并不代表作者对价格涨跌或市场走势的确定性判断。同时也不作为日内交易参考。
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