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差下须提防预期改善
发布时间:2022-11-11 08:31:54
来源:中衍资讯
中衍期货投资咨询部
截至2022年11月10日,甲醇主力合约MA2301延续下跌,报收2472元/吨,环比上周四下跌82元/吨,下跌幅度为3.2%,如下图所示。十月以来,我国甲醇装置检修数量下降,复产增多,还有设备投产,导致供给压力逐渐回升,而下游需求一般,改善比较有限,从而导致甲醇供需面缺乏利好,难以支撑甲醇价格的持续走强,从而转入震荡下行的走势。近日进口甲醇现货价格环比表现偏稳,需求不济且主动报盘下滑,实盘商谈重心下移;甲醇进口利润小幅修复,港口报价小幅回升而进口报价持稳,甲醇进口利润本周小幅回升。
我国西北内部采购的原料煤价格最有优势。从原料煤采购成本来看,地理位置越接近煤炭产区且以集团内部采购为主的生产企业具有明显优势。我国西北内部采购与华东外部采购的价差能够达到636元/吨,原料端的价格差距非常明显。对比去年煤制甲醇装置生产利润来看,去年上半年煤制甲醇利润维持在20%-30%;下半年煤制甲醇受煤炭高价影响,整体利润回落甚至处于深度亏损,最大亏损达30%-40%;今年上半年,煤制甲醇亏损有所改善,亏损幅度缩窄至10%-20%。由于十月以来,我国甲醇现货价格比期货价格更加坚挺,基差走强,煤制甲醇企业的期货盘面亏损比现货亏损程度更加严重,后续随着煤制甲醇企业的检修措施,供应压力有望趋于缓和。近日上游开工率环比下降,高成本装置亏损导致我国西北、华北地区的设备检修增多,整体生产负荷为67.67%,环比下降3.38个百分点,同比上升3.25个百分点。我国西北、华北及华东地区装置开工率下降,甲醇行业生产负荷水平跟随回落;企业面临较大生产压力,近期公布的检修计划有所增加,供给端恢复速度相对偏慢。

11月我国进口量预计环比提升不会特别大。港口暂缓去库之后甲醇纸货的紧张和狂热也略有缓解。目前平衡表主要的矛盾在于南京诚志与盛虹的动态,这两套如果兑现的话,12月港口会出现极大的累库,这也是目前甲醇2301合约基差如此之高的主要原因。未来港口走弱是比较确定的,博弈之处即在于当前基差是否已经充分表达了对未来走弱的预期。至11月4日,我国沿海地区甲醇库存在54.7万吨附近,环比上升2.8万吨,上涨幅度为5.4%,同比下降35.8%。预估11.4-11.20期间我国沿海地区进口船货的到港量约在68.28-69万吨。上周我国少数非主力库区的进口船货到港卸货量增多,导致江苏地区整体库存上升。下游仍有进口船货改港去公共罐区卸货,预计后期我国公共罐区到港量有望增加,沿海整体库存继续上升可能性大。
受到甲醇价格回落的影响,近日我国煤(甲醇)制烯烃MTO装置的利润小幅修复,其中外采甲醇的MTO设备产能约为645万吨(停车一年以上的除外),平均负荷为62.44%,环比上升0.36个百分点;沿海个别MTO装置重启,我国CTO/MTO装置整体开工回升。传统下游装置利润有所分化,甲醛利润回落,而醋酸和MTBE设备利润小幅回升,但整体仍维持震荡状态。至11月4日,我国煤(甲醇)制烯烃MTO装置平均开工负荷 74.46(+1.48)%;国内甲醛开工率为30.74(-0.58)%,二甲醚开工率为11.46(-0.88)%,我国MTBE开工率为52.63(-2.97)%,国内冰醋酸开工率为78.51(-2.7)%,DMF的开工率为77.23(+6.56)%。
来源:同花顺
综上所述,当前新甲醇装置进一步投产尚无明确信息,在煤制甲醇仍然挣扎在亏损线附近的情况下,整体我国甲醇供应整体稳定;进口甲醇的数量也有限。煤炭价格和天然气价格估计进一步回落的可能性不大,成本支撑仍然存在。当前的市场焦点在于我国内地和沿海甲醇市场的分化,叠加冬季港口累库的预期,现在我国的甲醇基差较强,主要是期货价格包含了后续港口累库的悲观预期,不过在十月后连续下跌之后,这种悲观预期也可能已经基本被当前的期货价格所体现。
甲醇的化工需求仍然乏善可陈,不过我国政府稳定经济的措施可能仍然值得期待,另外冬季的能源需求也可能间接提振甲醇价格。对港口累库的悲观预期目前仍然存在心理层面,并未得以证实,随时有可能改善,所以我们不再建议在当前位置继续做空甲醇期货价格,另外在连续几日的回落之后,MA2301对MA2305的价差已经处于偏低的位置,可以考虑做多两者价差,即1-5正套的可能性。
本报告的信息均来源于非保密资料,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所载的意见或分析仅反映发布日的观点,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意见或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
本报告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并不代表作者对价格涨跌或市场走势的确定性判断。同时也不作为日内交易参考。
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