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通胀超出预期,黄金维持下行趋势
发布时间:2022-09-15 08:31:29
来源:中衍资讯
中衍资讯提醒各位投资者朋友:
交易理念是道,是根本,找到一个正期望值的交易系统做好资金管理,克服恐惧与贪婪,遵守规则,保持一致性,见行则行见止则止跟随市场,小亏大赚长期坚持必有所获。此谓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纪律第一,有了纪律,才能保证风险控制。
运用规则来约束自己,克服恐惧和贪婪。
一定要轻仓,并杜绝在亏损头寸上加仓。
截断亏损,让利润奔跑。
简单+重复+坚持。
截至前一个交易日收盘,黄金跳空低开,收十字星。日k线长周期整体呈下行趋势,前期反弹或已结束。
策略建议:黄金在380-390做区间震荡,但高点逐渐下降,仍处下跌趋势种,建议空头思路操作。
截至前一个交易日收盘,PTA窄幅波动,收小阴线。日k线向上突破5300-5700区间震荡平台,前期下行趋势告一段落。
策略建议:日k线形态呈现三重底,突破60日均线压力,回补13日跳空缺口后仍建议反弹思路操作,但要慎重看待反弹高度。
截至前一个交易日收盘,玉米窄幅波动,收十字星。日k线向上突破了前期下行趋势线,近期有向上突破横盘整理区间迹象。
策略建议:玉米自底部反弹,形成多头排列走势,建议采用逢低做多的思路。
截至前一个交易日收盘,棕榈油窄幅波动,收小阳线。日k线自8800附近压力位下行,预计仍会向下考验下方支撑。
策略建议:棕榈油前期大幅下跌后做底部整理,大方向仍呈弱势,反弹至10日均线附近面临一定压力,建议短期内空头思路操作。
美国农业部大幅下调美豆单产至50.5蒲式耳/英亩,美新豆种植面积预期下调50万英亩至8750万英亩,美新豆收获面积预期下调60万英亩至8660万英亩。库存下降至2016/2017年度最低水平,报告利多提振豆粕价格。玉米方面,8月以来玉米东北产区大部分玉米长势较好,华北黄淮海产区大部分长势好于上年。消费方面,玉米深加工业普遍亏损,开工率下降,玉米工业消费偏弱。
策略建议:多豆粕空玉米01 ,该策略最新推出的跨品种套利策略,可适当加以关注,若差价下破980取消关注。

市场宏观与现货供需面利空因素增多,油脂市场整体信心不足,即将进入中秋假期,下游商家拿货积极性下降,菜籽贸易量下滑,预计菜油现货价格将维持偏弱走势。菜粕需求端表现较为平稳,目前产量维持低位,加之豆粕需求好转,对菜粕价格有支撑作用,8 月份进口菜籽到港量少,9月份菜籽到港量预计仍处于极低水平,后期进口菜籽供应仍现紧张态势。
策略建议:空菜油多菜粕01 ,该策略是推出的跨品种套利策略,可适当加以关注。若差价上破7830取消关注。

豆油方面,从上游原料大豆来看,9月是北半球美国和中国大豆关键生长期,大豆生长容易受到干旱或早霜影响,如后期大豆主产区缺乏有效降雨和遇到较强冷空气,可能影响大豆发育,可能导致大豆单产和总产量下调。棕榈油方面,自从5月23日起印尼取消出口禁令以来,印尼政府陆续发放棕榈油出口许可证,加之马来西亚产量增加,打压棕榈油价格。盘面观察,相对豆油走势而言,近期棕榈油走势依旧偏弱。
策略建议:多豆油空棕榈油01 ,该策略近期推出的跨品种套利策略,推出后走势符合当初判断,可适当加以关注。若差价下破1380取消关注。

棕榈油方面,受国际宏观面偏空,原油价格下跌,以及马来西亚棕榈油局8月份数据预计偏空的影响,棕榈油价格从箱体顶部8778-8800区间高位回落。由于棕榈油价格走势与宏观环境关系紧密,因此,在美联储可能大幅加息的背景下,棕榈油价格将可能承压下行。现货方面,国内港口货源增多,库存增加,截至 8月26日当周,国内棕榈油(含工棕)库存30.52万吨,相比前一周提高3.12 万吨,环比提高11.39%。豆粕方面,进口大豆到港量减少,豆粕现货成交偏好,养殖饲料需求良好,提货情绪明显好转,现货价格受需求端支撑较为明显。预计短期期价偏强震荡。
策略建议:空棕榈油多豆粕01,该策略为近期推出的跨品种套利策略,推出后走势符合当初判断,可适当加以关注。若二者差价上破4400取消关注。
大豆到港量下降,养殖业对豆粕采购需求有所放量,豆粕库存下降,截止7月25日主要油厂豆粕库存97万吨。本周大豆压榨继续维持在170万吨,到港量减少,预计库存减少。近期北半球干旱对美豆形成支持。菜粕方面,国内菜籽市场下游需求不大,多数地区菜籽剩余量较少;国际市场利空因素较多,加之加拿大新季菜籽生长情况良好,也将导致加拿大菜籽期货价格继续下滑。国内菜粕供应充足,随着现货市场行情转弱,国内菜籽期货价格或将弱势震荡为主。
策略建议:多豆粕空菜粕01,该策略为跨品种套利策略,推出后走势符合当初判断,可适当加以关注。如果差价下破800取消关注。
作者:
徐宪鹏 | 投资咨询资格号:Z0015934
卢旭 | 投资咨询资格号:Z0011867
更多研报详询客户经理
↓↓↓
本报告的信息均来源于非保密资料,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所载的意见或分析仅反映发布日的观点,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意见或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
本报告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并不代表作者对价格涨跌或市场走势的确定性判断。同时也不作为日内交易参考。
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